说说认同感这个东西。比如现在的小孩子,老师都建议是多鼓励,也是一种认同。从小到达,其实到处都充满了认同感,特别是工作以后。比如,刚毕业的时候,干劲十足,特别想得到周边环境的认同,包括人和事,当然还是以人为主,努力去证明自己。后来不断地更换工作,其实也就是不停的在不同的环境和人群中,证明自己,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你的待遇。年轻人有梦想,有干劲,没什么社会阅历,很容易被当成骡子使唤,但又得不到对等的胡萝卜。
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,社会阅历的提高,很容易识别出来到底是在压榨还是在正向激励。这时候还需要奋不顾身的去证明自己,获得认同吗?答案是需要,但是是需要有选择性,而不是一股脑去扑上去,需要评估性价比。要获取不同环境人和事的认同,是需要很大的付出和努力,当然,运气也很重要。如果已经固化,则再证明也不会达到自己的期望,这就看组织关系了,懂得都懂。再回到现在的社会环境,虽然是要求T型人才,但是在一个行业深耕,长远来看很有必要。对于互联网环境成长起来的人来说,其是对业务领域的积累就没有那么深,多数都是跳来跳去的编码而已。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应用场景的到来,没有深耕业务领域的开发人员,其实是不被看好的。那么,像我一样的群体,就需要现在马上寻求一个行业,比如说金融/教育/供应链等,以此来作为自己业务领域,强化自己的业务能力,当然技术不能丢。如果能坚持下来,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有机会得到延续,反之则很危险。
再者,对于大龄程序员,其实跳槽和换行的成本都非常大,因为多数人的薪酬待遇,在这个年纪都已经到达巅峰。不过很多人不自知以及不承认罢了。哪有一直高歌猛进螺旋上升的人生啊,至少普通人是。如今自媒体的日子也不好过,勒紧裤腰带的日子仍将继续,虽然一直都在勒。想到网上说的一句话,吃得苦中苦,就有吃不完的苦,还真是很应景。对个体来说,本质上要明显的改善,是很难的。勤学苦练是贫穷孩子唯一的出路,原来是,现在是,以后也是。只有拿到打开新世界的门票,才会有概率加入其中,博取自己的未来。
润,从来都不是一个好词。解决不了本质的问题,run也许是一条不错的选择,但是终归还是会遇到相同的问题,只不过换了时空,换了时间而已。人生,真是越来越让人感到何其有意义,随波逐流还是人间清醒,这是一个好问题,也是一个矛盾。活在当下,难得糊涂,也就是就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吧。从精神上自我安慰,其实是对一些无能为力的事情所作出的妥协罢了。
人到中年焦虑随想(六)
-------------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-------------